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集粹

从基础教材入选作品看李白诗歌的当代传播与接受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日 16:35      点击量:176

从基础教材入选作品看李白诗歌的当代传播与接受

阎琦 西北大学文学院,张淑华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经法学院

作为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受到了历朝历代人们的一致推崇。他的诗歌也不断被收录进各种诗歌选集,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能应口背诵他的诗作。大凡接受过文学启蒙的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以至于有人将此诗称为“天下第一绝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天下第一绝句<静夜思>——兼谈“床前明月光”何以后来居上》罗漫)从传播的广泛性来讲,中国历史上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李白诗歌情韵优美、朗朗上口,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大量选进蒙学课本,使仅接受过蒙学教育的人也知晓李白,会背诵李白诗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03年西北师大文学院做过一项旨在考察古典诗歌在大学生中影响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法,分别发往华北、西北、东北、华中、西南、东南的19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在收回的916份有效问卷中,当被问及最喜欢的诗人时,413位学生的回答是李白,占总数的45%,高居首位。如果将这一结果与当今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选入李白诗歌作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结果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

文学选本通过选择自己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表达和传播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与倾向,因此,不仅是一种保存和传播作品的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鲁迅《集外集·选本》,《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页。)因为对于一般不从事专业研究的普通读者而言,他们没有浓厚兴趣与精力去了解一位作家的全部作品,而是更多接触那些影响较大、相对浅易的选本,这就造成选本比别集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的现象。而教材正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选本,它通过法定的形式,向受教育者传达统治者的社会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看法。从这一点来说,它又较之其他选本具有最强的社会影响力。其中,基础教育教材尤其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形成他们最初审美取向,培养他们文学鉴赏品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之意义。对于白纸一张的中小学生来说,语文教材就是他们接受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窗口。他们中的很多人从这里得到了最初的文学启蒙,并受到教材的引导,逐渐了解文学、热爱文学,以至于形成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因此基础教育教材之于学生的意义非同小可。基础教材的这一作用在今人接受古典诗歌方面更是影响重大。自新文化运动后,古典诗歌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使用价值,大多数人不再主动地去学习它,而是被动地通过学校教育来接受这些古典诗文。这样,教材就具有了绝对的导向作用,它向受教育者推荐古代优秀诗歌,为受教育者提供评价古典诗歌的基本标准,影响他们课外及日后阅读古典诗歌时的取舍,对于有些人来说,学校教材中的古典诗歌甚至是他们所接受的古典诗歌的全部。因此,对于当代人来说,中小学教材选入的诗作对于学生今后认识和接受古典诗歌实在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古代许多优秀诗文作品都是经过选本、特别是基础教材的选择后才为读者所熟悉和认同的。同时,当代中小学教材入选古典诗歌的篇目及数量,代表着当代对古代诗人诗作的主流看法,对于我们考察时代对某个作家的接受与传播是极其有价值的。

基础教材入选李白作品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小学使用的教材从全国通用的到地方上使用的有几十种之多,这些教材都不同程度地选取古典诗歌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作为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作品,李白诗歌也被大量选进基础教材。为研究这些入选作品的特点及规律,笔者考察了几十种基础教材,最后选取了21种影响较大的教材,对李白诗歌的入选篇目、数量、入选次数、各诗体的比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对其中的13种教材,包括人教新课标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语文A版、北京版、沪教版、鲁教版、粤教版、鄂教版、华师大版、90年代版、80年代版,由于使用范围较广,影响相对较大,笔者考察、统计了这些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基础教育阶段入选李白诗歌的情况。对其中8种教材教辅,包括语文S版、冀教版、湘教版、浙教版、长春版、科教版、西师大版教材及人教版小学生课外必背古诗词70首,笔者仅考察、统计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李白诗歌的收录情况。具体情况见以下列表。

表一:基础教材入选李白作品篇目情况

总计39篇

入选次数

近体诗

古体诗


入选各种基础教材次数超过5次

(19首)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静夜思、赠汪伦、独坐敬亭山、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古朗月行(只取前四句)、

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送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

入选各种基础教材次数5次以下

(20首)

秋浦歌、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登金陵凤凰台、塞下曲、宣城见杜鹃花、清溪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客中作、结袜子、山中问答、听蜀僧浚弹琴、

将进酒、把酒问月、关山月、子夜吴歌春歌、子夜吴歌秋歌、草书歌行、忆秦娥、上李邕、春夜宴桃李园序


合计

25

14(1词1文)

表二:十三种中小学教材入选李白诗歌数量情况

教材/版本

新课标版

人教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语文版

沪教版

小学教材

6

8

4

2

4

16

初中教材

8

4

6

2

3

9

高中教材

1

5

1

2

3

2

总计

15

17

11

6

10

27

续表:

鲁教版

鄂教版

粤教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90年代版

80年代版

5

8

3

5

3

6

5

8

6

2

2

2

3

4

1

3

1

1

5

1

1

14

17

6

8

10

10

10

表三:八种小学、初中课本、教辅入选李白诗歌情况

版本

语文S

冀教版

湘教版

浙教版

长春版

科教版

西师大

课外必背

小学

6

4

4

5

5

6

4

7

初中


6


1

4




分析列表一我们发现:这些基础教材总共选录了李白诗文39篇,其中包括一首词、一篇文章。这个数量居基础语文教材选录同一作家作品之首。这充分说明基础教材编者非常喜爱李白诗作,将李白诗作看成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典范诗歌作品。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李白生活于唐朝最为强盛的开元天宝年间,他一生积极向上、顽强不屈追求理想,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反映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学习李白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激励学生为理想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是培养学生人格心灵的最好篇章。同时,李白诗歌音韵和谐优美、语言流丽晓畅、形象丰富生动、感情激昂饱满、境界雄浑开阔、想象新颖奇异,是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中小学教材大量选入李白诗歌,正是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力的极大肯定。

分析列表二、三,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这些教材全部都选录了多首李白诗歌,其中十种教材选录李白诗歌在10首以上,这在基础教材选录古典诗歌总量中所占比例极大。以人教新课标版教材为例,该教材自小学至高中共选录古典诗歌101首,15首即为李白诗歌,占所选整个古典诗歌的15%;再以沪教版为例,整个基础教材共选古典诗歌196首,27首即为李白诗歌,也占所选整个古典诗歌的15%;如果仅考虑唐诗,那这个比例将更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仅沪教版小学教材就入选了16首李白诗歌,接近所有基础教材所选李白诗歌数量的50%。这些数据再次说明基础教材编写者近乎一致的对李白诗歌的喜爱与极大肯定。其次,李白诗歌的选录数量随年级增高呈递减趋势,即小学阶段最多,初中次之,高中最少。再次,在笔者考察到的这21种基础教材中,除苏教版、粤教版外,其余各种版本教材选录李白诗歌的数量皆为所选诗歌之首。这不仅反映出李白诗歌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空前的肯定,还透露出编者的一个潜在观点:选录诗歌数量的多少与诗人的艺术成就成正比。那么,似乎基础教材编写者给学生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即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诗人。联系这一现象与前文提到的西北师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因为接受了基础教育语文课本的影响,所以,很多学生在古典诗歌中更加偏爱李白诗歌,也倾向于认为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这也即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教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文学鉴赏观念的巨大影响力。

基础教材入选李白作品分析

一、入选李白诗歌最多的原因

关于唐代诗坛最优秀的诗人,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到底是谁,历来多有争议,我们一般认为是“李杜”。然而两人并称之始即是争议之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李杜”并称就是伴随着“抑李扬杜”进入读者视野的。中唐时,元稹曾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写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批评李白诗歌无论从声韵、属对、律切等艺术技巧方面都无法与杜甫相比。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对于“李杜”并称的最早记载。之后,虽然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重申“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批驳这种论调是“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但是因为没有提出具体的并称理由,致使这个反击徒有激情,而无战斗力。

到了宋代,李白受到了更大规模的攻击。宋人有意将李杜进行比较,力图证明“李不如杜”。因此批评的核心主要是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的指责,其中南宋赵次公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六经皆主乎教化,而诗尤关六经之用。至李杜,号诗人之雄,而白之诗,多在于风月草木之间,神仙虚无之说,正何补于教化哉!”(《杜工部草堂记》)宋人从这种极为功利的诗歌评价观念出发,批评李白诗歌及其为人,甚至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李白。在这种苛刻的标准之下,李白无法与杜甫并驾齐驱,终于屈居为“天下第二”。宋人的这种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元明清大多数的诗歌选本都是选杜多于选李,即使蒙氏课本也是如此:《千家诗》选杜甫诗歌25首,李白诗歌9首;《唐诗三百首》选杜甫诗歌39首,李白诗歌34首。之后的近千年,李白几乎一直难以成为可与杜甫比肩的诗人。

这种情况直到当代才得以扭转。由于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得以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古典诗歌。从诗歌本身的审美功能出发,客观地看待李杜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诗歌,体认他们各自的优点。又由于李白诗歌那种脱口而出的真诚、扑面而来的清新,更容易为未成年的孩子和普通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材选录李白诗歌的数量超过了杜甫诗歌。

宋人批评李白诗歌时,有所谓“白诗近俗,人易悦”的说法,然而李白诗歌这种看似简单的诗句,其实是他赤子之心的自然流露,他以最纯粹、最自由、最极端的方式,表达了人人心中皆有但却道不出的情怀。所以我们在他的诗中看到最雄奇的景色,见证最深情的别离,感受最刻骨的乡愁,生命中最普通的经历,经过他心胸的点化,全部都变成了绝美的际遇。他不是采取推敲字句、雕琢音韵的做法,而是用最饱满的情绪改写了生活、创造了生活,并将之变成我们的梦想。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曾经说过:“所谓诗,就是把山、河、飞鸟,以及人们心中的美感,这一切真正美的东西,用隽美的辞句表述出来,使读者的心灵清新、升华。”(《中国诗史》)这句话非常贴切,不仅总结了诗歌来自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也道出了我们对诗歌的期待。而李白诗歌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从最平凡的生活出发,收获最惊心动魄的感动。所以,我们不能不喜爱李白的诗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白诗歌中洋溢着的那种不矫饰、不雕琢的自由之气,最接近人们对诗歌艺术的直觉追求;那种飘逸不群的浪漫气息,也最符合人们对诗人的人格憧憬。从某种程度上说,诗人也是民众偶像。他应该有些与众不同,否则我们就不易对其产生崇拜心理,李白正是这样的人,至少在历代的传说中被塑造成了这样的人,我们宁肯相信他是仙,也要对其保持“高山仰止”的姿态,因为,那是我们对诗歌的仰视与敬意。

二、入选李白诗歌的题材和内容

   基础教材之所以选录这39首诗作,即是认为它们是李白诗歌诗作中的优秀篇章,体现着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并且最值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学习。从题材类型来看,这38首诗歌(除去一篇文章)包括写景、记事、思乡、赠别、边塞、抒怀等内容,基本涵盖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李白以生花妙笔、一腔热情,唱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与深情——写思乡则直出胸臆、挥之不去,言赠别则情意绵绵、依依不舍,状美景则瑰丽雄伟或明净清丽,抒胸臆则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赏风景、听丝竹、感不遇、伤戍卒、喜遇赦、悲孤单……每一处风景在他的笔下都波澜壮阔,每一种情思在他的诗中都酣畅淋漓。这些诗歌呈现出接近生活,礼赞生命,歌唱自然的总体风貌,于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小学生热爱生活、珍重友谊、追求进取等积极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得到了人格培养。

但是,教材忽略了李白非常重要的一类作品,即描写爱情与闺怨的作品。这类作品或纯写感情,或有所寄托,如《长干行》、《玉阶怨》、《长相思》、《远别离》。这类作品在李白乐府诗歌中数量不少,艺术价值也很高,是李白诗歌非常重要的类型之一,而且,情调健康积极,却没有收录进基础课本,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通观基础教材,这些诗歌未入选的原因可能是基础教材编者认为中学生不宜过早接触爱情。考虑到基础教材中也选录了表达爱情的诗歌,如《致橡树》,而《长干行》又是古代描写爱情题材的诗歌中独树一帜的诗作,编者对这首诗歌的忽视实在不应该。闺怨本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分支,自《诗经·卫风·伯兮》始,这种题材就一直是文人偏好的一类诗歌题材,很多文人还将自己的身世之叹等复杂情绪揉进此类诗作。李白的这类诗歌许多也是别有寄托,有的诗歌表达失意于君王的落寞、有的诗歌表达对时局的担忧,给这种类型的诗作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却也因为与婚姻爱情的牵连关系落选了。究其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将李白视为豪放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忽视了李白重视现实生活、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命运的另一面。

同时,我们发现:入选基础教材的这38首诗歌,约占李白诗歌总量的3%,所选篇目虽然不多,但重复率高。其中,每本教材都选录的有《望庐山瀑布》,入选超过5种以上教材的有19首之多。为什么是这19首诗歌被多种版本的教材重复收录?除了说明这些诗歌最得教材编者的青睐,也说明教材编者认为这些诗歌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些诗歌表达的都是李白对自然、对朋友、对家乡、对理想最真诚的情绪,是普通读者和孩子们也会面对的最真实的生活,所以最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无独有偶,王兆鹏在《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2008年发表于《文学遗产》第2期)这篇文章中,统计出自唐以来最受欢迎的100首唐诗中有13首李白诗歌(《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送别校书叔云》、《望天门山》、《赠汪伦》、《长干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庐山瀑布》),除《将进酒》和《长干行》外,其余诗歌也恰是基础教材选录重复率高的诗歌。这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说明:一千多年来人们在接受李白诗歌时,基本的审美标准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根基没有改变,文化口味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李白最打动普通读者的还是这些写景、送别、思乡之作,这些诗歌的高入选率正是千年以来民众的自觉选择。

三、李白诗歌入选的原则与标准

入选基础教材的这38首诗歌,从体裁来看,既有古体、又有乐府、还有律诗、绝句,基本涵盖了李白诗歌的所有体裁。但是,古体仅13首,占所选诗歌的30%,这与李白全集古近体诗歌的比例出入很大。据明人刘世教本《分体李翰林全集》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歌中古体约占其总量的72%。李白生于盛唐,虽说格律诗已经定型,但当时,诗人普遍重视古体,视古体为诗歌正宗,李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极大的热情创作出了数量巨大的古体诗歌,尤其在当时最为自由的七言歌行体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今天基础教材还是选择了李白更多的近体诗作,表现出一种重近体、轻古体的倾向。这首先体现出教材编选者选录诗歌的基本立足点是“清浅通俗、朗朗上口、便于诵记”,所以,整个基础教材都多选相对短小浅易的绝句、律诗。虽然编者也注意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改变着篇目编排:小学所选俱为近体,中学逐渐加入古体。但总体来看,教材所选李白近体诗歌还是古体的两倍。教材编者这种偏好近体的倾向与中唐以来人们的诗歌观念是一致的,诗与词的分流,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诗歌就应该是音韵和谐、形式整齐的。如果基础教材再不选录李白那些非常优秀的古体诗歌,学生不仅不了解李白在这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会让学生误以为古典诗歌,尤其是唐以来的诗歌就只有绝句、律诗两种形式。

这一编选思想还体现在入选作品内容方面,教材所选李白诗歌多立足于写景与抒情,以欢快清朗为主,不注重对诗歌深层内涵的挖掘,这从入选基础教材的38首李白诗歌大多是简单的写景抒怀之作即可看出。教材在选择李白诗歌时,视野较为狭窄,对于那些思想情绪较复杂的《远别离》、《古风》等名篇都未予收录。另外,对于一些原本难以理解的作品也作了简单化处理。比如:对于本是乐府古体的《古朗月行》,六种教材也都仅截取前四句,表现孩子认识世界时天真直观的一面,取其活泼可爱、简单易懂的特点,放弃了对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国家政局的担忧情绪的探讨。又如,有三种教材都在小学课本选入《独坐敬亭山》,除了可以感受到李白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感情之外,小学生是无法体会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内心那种无比孤独、无所依靠的深沉感伤的。编者在选择诗歌时,并不着眼于这首诗歌本来的复杂感情,而是在“雅俗共赏”中取其“俗”的一面,客观上将经典简化、通俗化了。

诚然,小学生只能理解明白晓畅的作品,可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理解思想内容复杂的作品的能力。如果放弃对李白一些同样是名篇且思想内容复杂的作品的收录,而仅仅为了便于记诵,那么,我们将失去学习诗歌的真正意义。对于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伟大文学的学习,就是隔着时空与无数个伟大心灵的对话过程。忽视对诗歌思想内涵的深刻挖掘,导致我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将仅限于皮毛,这其实是主动放弃了对诗歌与诗人丰富心灵的感知,主动放弃了对话作者、思索人生的权利。长此以往,将无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性、思辨性思维,导致学生缺乏思想,更何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仅仅从朗朗上口、明白如话的角度接受李白诗歌,必然会使学生误以为李白只有一种形象,即青春浪漫单纯的诗仙形象。其实,李白的诗歌不只是对美好自然与生活的吟咏,更是他对艰难人生的不断思考与突围,体现着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治世理想积极进取的一生。长期以来,接受者中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对李白诗歌的简读、俗读倾向,这样做的结果是致使李白作品中的丰富内涵被忽视,无意中剥夺了他诗歌中深刻的一面,导致了对李白诗歌的误读。而基础教材在这方面并没有拨乱反正,恰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编者也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更可见这一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李白诗歌的当代传播与接受

接受美学把文学接受分为“水平接受”与“垂直接受”两种。“水平接受”是指同一时代的读者群对同一本文的反应和评价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读者在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同一时代产生的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解读也不足为怪。李白诗歌在唐代尽管受到了普通读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好评,然而依然有元白指出其不足,这即“水平接受”之作用。而宋人对于李白诗歌广泛的批评,反映出的正是接受的历史状态,是所谓“垂直接受”。“垂直接受”指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文学本文的反应评价也不同,原因在于读者事先已获得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和能力,所以“期待视界”发生了变化,就能不断挖掘出本文中潜藏的无穷意义。宋代人从当时的诗学评价体系出发,夸大了诗歌的教化功能,要求诗人做道德表率,因此对李白诗歌及人品多有指责,并影响了元明清人的看法。而我们今天由于摒弃了封建时代对李白诗歌接受的历史局限性,因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了李白,肯定他是可与任何伟大诗人并肩的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今天多种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对李白诗歌的收录情况,即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然而,读者的接受并不完全是随意的,如果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相对稳定,读者的接受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读者的内在心理层次、认识方式、价值尺度等趋于一致。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千年之下,我们与古人最喜欢的那些李白诗歌不谋而合。

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是基于文学选本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展开的,结论的得出也仅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如果结合当代其他的诗歌选本,应该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科学考察李白诗歌在当代实际意义上的接受状况,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认识李白诗歌的当代接受与传播,为李白诗歌的当代接受与传播提供鲜活的例证。同时,将李白诗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与今天基础语文教育的现实结合起来,探索李白诗歌研究的现实意义,推动李白诗歌研究的深入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